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海猿.Umizaru.1.2.3

311福島核電事故一週年
紀念福島救災勇士的情操

電影《海猿》
第一輯的《海猿》以電影版登場,於2004年上映,票房高達十七億日元。
故事簡介
仙崎大輔本為推銷員,因喜歡大海,於是加入日本海上保安廳。為了能在海難最前線工作,於是在廣島吳市海上保安大學校接受為期50天的海上保安官潛水士訓練課程,正式踏入海猿的生涯。在這50天,仙崎與其他部門派出的人選一同接受各種訓練,並與工藤始成為拍檔。當然,因仙崎已有潛水資格,對此感到輕而易舉;但工藤則是比較遜色的隊員,更連累仙崎成為當時成績最差的拍檔。這雖令仙崎不時感到氣憤,卻也令他明白到作為潛水士要與拍檔連成一體。一次私自救人的意外,令工藤失去性命,亦導致仙崎失去第一位拍檔。仙崎因失去工藤這位拍擋而深受打擊,並且對潛水產生恐懼,萌生退出海上保安廳的念頭。原教官為了仙崎振作,刻意安排與他想法十分不同且是訓練勁敵的三島優二一隊。一次海上訓練,更將他們與死亡拉近。
仙崎於訓練小休外出期間,遇上醉酒鬧事,住在訓練學校附近的伊沢環菜......

《海猿 Evolution》(電視劇)
緊接著電影版,有電視劇《海猿 Evolution》(Umizaru Evolution),於2005年播映。
故事簡介
仙崎大輔完成訓練課程,及格後雖然成為潛水員,但仍未能擔任救人工作。終於,他得償所願調往橫濱第三管區水流號巡視船(日文譯音:Nagare)擔任潛水士(一等海上保安士,階級胸章左右各3細金帶,常服肩/袖章3細金帶,相當於海軍上士),執行與水流號隨時起錨出航救人的使命。當中,認識到船長勝田孝太郎(二等海上保安監,階級胸章左右各4粗金帶,常服肩/袖章4粗金帶,相當於海軍上校艦長)、隊長下川嵓(一等海上保安正,階級胸章左右各1粗1細1粗金帶,常服肩/袖章1粗1細1粗金帶,相當於海軍少校副長)、、拍檔池澤真樹(一等海上保安士,階級胸章左右各3細金帶,常服肩/袖章3細金帶,相當於海軍上士)等等,一起經歷第一次救人、因遇難者家屬的一句話差點令眾人放棄、與遇難者家屬之間的關係、追蹤神秘武裝船隻並奉令開火還擊、貨輪劫持事件中失去拍檔(池澤真樹遭槍擊殉職)與親眼見證水流號老舊除役,並售與菲律賓海防隊等等事件,加上與環菜感情上的波折,令仙崎大輔於此劇中遇到各種考驗並成長。

電影《海猿2—Limit of Love》
港譯:終極海難。承接電視劇版,海猿再次推出電影版,並於2006年上映。
故事簡介
水流號除役後,船員都各散東西,仙崎大輔與吉岡哲也一同編往鹿兒島機動救難隊。伊沢環菜到鹿兒島希望與仙崎大輔談論婚禮的事宜,但仙崎大輔卻表示仍未有結婚的打算,令環菜感到失望,並乘搭遊輪離開。恰巧,她乘搭的船觸礁入水,更有機會沉沒;仙崎奉命到場協助救緩,遇到環菜,並說下一句:我會最後一個離開。此句說話令到岸後的環菜擔心不已。水流號潛水隊隊長下川嵓調往霞關後,被指令擔任此次災難的控制主任,協助仙崎離開將要沉沒的船隻。

電影《海猿3D:最終話—The Last Message》
第三集仙崎與環菜的兒子大洋出生才幾個月,兩人即將度過有小孩以來第一個結婚紀念日。 故事剛開始仙崎為了結婚紀念日忙著錄音錄影布置著一切。而後接到一起天然氣探勘平台"尼加雅"意外而出任務。 為因應即將到來的強烈颱風,原本的任務除了撤離平台人員外,還有護送探勘平台設計者櫻木先生進入平台將探勘平台關機,以度過颱風。 沒想到探勘平台損傷比預估嚴重為了防止底層火災延燒到最上層的天然氣汽缸造成毀滅性的大爆炸,櫻木先生啟動分層活門進行隔離。 這使的櫻木先生與兩位未撤離的人員以及仙崎合一位菜鳥潛水士服部被滯留在平台上。 經過一連串的意外為了防止汽缸爆炸仙崎與服部必須將探勘平台弄沉。仙崎的腿在任務中受傷無法逃脫,而探勘平台正在沉沒當中。颱風過後所有海上保安官出動救援.... 而環菜一人在家看著仙崎為結婚紀念日布置的一切,聽著海猿娃娃內的最後一段留言...

針對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維基百科有資料可以去看看
如果救別人是要用自己的命來換,那叫愚蠢;如果是有救災能力並有訓練,而在救災時遇到不可抗力時仍可擔負責任,那真的沒有比這種情操更感動人的,放上背影承擔負擔。
日本在經歷過海嘯大震災之後, 我們在國際媒體上看到勇敢的日本人努力的活下來,也看到不怕死的福島勇士悍守家園...團結與冷靜的新聞畫面仍受大家肯定,一個有序的政府怎麼通報、避難、疏散、撤離,都仰賴嚴謹控管平時資訊的傳遞,意外發生時及時應變。
東京電力公司曾竄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及未能果斷報廢核電廠,重複、救災、運轉、救災,造成人員不必要的暴露輻射之下,實在該負最大責任。

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

引用文章來源: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
地震發生之後,我將電視頻道鎖定NHK,網路則在Yahoo Japan與Twitter。因為follow了不少日本推友,所以這幾個小時以來,我見識到日本人對震災的態度,也看到NHK示範了所謂媒體的高度與專業,雖然日本首相頻頻走馬換將,但是整個政府體系在震災過程當中的按部就班,實在教會我們很多事情。
NHK即時呈現的空拍畫面,冷靜而詳實提醒海嘯的正確訊息,即使某些主播跟記者的聲音有些顫抖,但是他們知道包括災區民眾跟全球日本人都很注意這些消息,他們必須鎮定,因為這是最重要的訊息來源。所以沒有災民呼天喊地的畫面,沒有記者跑去災區大呼小叫的搞笑,但是對於訊息傳遞,政府政策發佈,甚至每隔幾分鐘就提醒觀眾注意安全,NHK真是個讓人欽佩的媒體。我猜,他們一定做過很多準備,面對災難,他們要呈現怎樣的報導方式,要確實傳遞訊息,卻不能讓閱聽大眾陷入焦慮,也就是加深所謂的「創傷症候群」。

首相出面召開記者會,交代了,「冷靜地行動」。官房長官過了一段時間也出面,非常有效率的交代了政府正在做什麼事情,發生什麼狀況,然後提醒百姓應該要如何互相幫忙,如何注意安全,措辭簡潔清楚,沒有太多官腔,看得出來是真的掌握狀況,而不是由幕僚撰寫的無關痛癢的稿子。

twitter上面更讓人驚訝,一些藝人、職棒球員因為follow他們的推友數都在數萬人,所以他們就成為retweet訊息最有力的轉運站(日本推友會加註「擴散希望」)。日本人平常對於地震的演練確實很紮實,有過地震經驗的推友開始提醒,出外避難之前要先關閉電力與瓦斯,孕婦避難要注意什麼,要將壓在建築物下方的傷者拖出來之前要注意什麼,還有日本推友熱心提醒台灣推友,逃生包要準備什麼。

日本推友互相提醒,一定要在路上避難過程當中協助那些不會說日文的外國人,即使只會說「Hello~OK?」都是最大的幫忙。或是特別要照料高齡者與婦女,鄰居有獨居者也要記得去敲門。某些仙台店家開始發推,今晚免費提供咖哩飯。接近下班時間,東京通勤族因為鐵道停駛的關係無法返家,路上交通也嚴重塞車,入夜之後氣溫下降,靠近各車站的大學陸續開放講堂與校內大型集會所供無法返家的上班族過夜,接著旅館也陸續加入,包括橫濱Arena與武道館也透過推特公告加入避難所行列,某些靠近車站的商務旅館也開始提供免費住房,最讓人欽佩的是,不管是學校還是各種體育設施,都備妥千人毛毯與食物,這是平日準備的結果,絕不是倉促應急。

譬如Google也開始提供各地避難所的地圖,NTT開放災區公用電話無料使用,各大通信包括NTT、KDDI、SoftBank都提供報平安與災情通報的留言版,還有google也很快成立尋人與報平安的網頁。大型電器量飯店Bic Camera提供免費手機充電服務,還有Suntory在2005年就在各地設置這種遇到緊急狀況時可以免費提供飲水的自動販賣機

8.9級強震,日本人教會我們什麼是面對天災該有的謙卑與準備,冷靜與行動力。不管是政府機關、自衛隊、媒體,還是一般百姓,所謂的推友,宅男等等。

但我們的媒體到底在幹嘛?同樣的畫面,為什麼配上那麼不堪的文字,「驚~這是日本嗎?千萬災民湧上街頭」,或是主播說,「讓我們來看看畫面有多慘」「簡直是慘絕人寰」或是某主播竟然興奮說著,「這是中央氣象局有史以來第一次發佈海嘯警報耶!」

有推友說,這次震災,日本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政府」。但我覺得,台灣的媒體,台灣的百姓也要學習。至於那些一天到晚花納稅人金錢去考察的官員和民意代表,你們到底考察到什麼呢?災難來時,我們有辦法這麼井然有序嗎?

還有媒體主播們,不要把災難當成恐怖片播報,看到NHK和日本推友的表現,我相信他們是非常努力的接受了地震發生,而且很努力要讓災難減到最低,這種精神是非常讓人欽佩的啊!

●日本推友給台灣朋友的地震建議:【給台灣人的忠告!】地震來的時候, 為了預防火災發生, 逃到外面之前, 請關掉電氣總開關 和關掉瓦斯後再逃出去, 請將門窗打開來! 貯存洗澡水!

●日本推友在推特上面提醒,逃生背包裡面要準備: □現金 □身分証 □印鑑・提款卡與存摺・保険証 □飲料水 □罐頭或乾糧 □行動電話與充電器 □家人的照片(走失時確認用) □哨子(倘若身陷倒塌建築中,可以吹哨子,增加被找到的機會)

●日本推友還想到在日台灣人的求救管道,太感人了~~【お願いと拡散】日本で日本語できない台湾人へ:在日台灣人,如發生急難事故,一時無法與駐外館處取得聯繫時,可以透過「001-010-800-0885-0885 或   0033-010--800-0885-0885」 此專線電話向「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尋求聯繫協助

**最後我真的忍不住要再一次抱怨,拜託台灣媒體在處理災難或意外事故時,不要一直將鏡頭對準受難者或往生者的家屬,拍他們大哭,昏厥的畫面,一點都不尊重,那是一種媒體的傲慢。日本媒體絕對不會播出這種鏡頭,即使家屬願意受訪,畫面也不會出現臉孔,如果受訪者是兒童,甚至只能拍背影或鞋子,這是一種尊重,請台灣媒體那些讀了很多書、學位很高、薪水很高的老闆、主管不要再逼迫記者去做這種缺德的事情了。

該為失去的哀哭-還是該為擁有的感謝

2011.3.11以來日本發生地震.海嘯 核電融溶 日電新聞報導災後 台灣記者也去報導 相對比較下
一個近乎冷漠 一個卻唯恐不亂
殘枝斷骸中 一個老人背著照片找尋賴以保暖維生的木料或帆布,而照片上是他失散的老伴
老人並沒有在地上唉爸哭媽老婆帶著屋子跑了相反的撿拾起災後的可利用的物品,堅毅的信念,大概相信老伴只是失散,總是會遇到的吧!!
日本311大地震災後照片- 
這是日本災後的照片,裡面有些照片是無法在電視鏡頭前看得到的(看完真的很難過...)
能一如往常的上下班、吃飯、洗個熱水澡...等等,真的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希望大家能把握當下,珍惜身邊的人事物,也祈福日本災民能早日走出311重創,重新開始!!

從救災行動看日本人的網絡力量

昨日我們報道過,日本嚴重地震後不少民眾使用 Twitter(推特)聯絡及匯報消息,科技公司如 Google 亦啟動災難應變平台支援。不過,科技只是工具,關鍵的還是人的態度。台灣博客米果就寫了一篇文章詳細形容日本災後網民展現的合作和行動力,並讚揚媒體NHK的專業表現。現節錄有關網絡的部份供讀者參考:
twitter上面更讓人驚訝,一些藝人、職棒球員因為follow他們的推友數都在數萬人,所以他們就成為retweet訊息最有力的轉運站(日本推友會加註「擴散希望」)。日本人平常對於地震的演練確實很紮實,有過地震經驗的推友開始提醒,出外避難之前要先關閉電力與瓦斯,孕婦避難要注意什麼,要將壓在建築物下方的傷者拖出來之前要注意什麼,還有日本推友熱心提醒台灣推友,逃生包要準備什麼。
日本推友互相提醒,一定要在路上避難過程當中協助那些不會說日文的外國人,即使只會說「Hello~OK?」都是最大的幫忙。或是特別要照料高齡者與婦女,鄰居有獨居者也要記得去敲門。某些仙台店家開始發推,今晚免費提供咖哩飯。接近下班時間,東京通勤族因為鐵道停駛的關係無法返家,路上交通也嚴重塞車,入夜之後氣溫下降,靠近各車站的大學陸續開放講堂與校內大型集會所供無法返家的上班族過夜,接著旅館也陸續加入,包括橫濱Arena與武道館也透過推特公告加入避難所行列,某些靠近車站的商務旅館也開始提供免費住房,最讓人欽佩的是,不管是學校還是各種體育設施,都備妥千人毛毯與食物,這是平日準備的結果,絕不是倉促應急。
譬如Google也開始提供各地避難所的地圖,NTT開放災區公用電話無料使用,各大通信包括NTT、KDDI、SoftBank都提供報平安與災情通報的留言版,還有google也很快成立尋人與報平安的網頁。大型電器量飯店Bic Camera提供免費手機充電服務,還有Suntory在2005年就在各地設置這種遇到緊急狀況時可以免費提供飲水的自動販賣機
8.9級強震,日本人教會我們什麼是面對天災該有的謙卑與準備,冷靜與行動力。不管是政府機關、自衛隊、媒體,還是一般百姓,所謂的推友,宅男等等。
(省略)
●日本推友給台灣朋友的地震建議:【給台灣人的忠告!】地震來的時候, 為了預防火災發生, 逃到外面之前, 請關掉電氣總開關 和關掉瓦斯後再逃出去, 請將門窗打開來! 貯存洗澡水!
●日本推友在推特上面提醒,逃生背包裡面要準備: □現金 □身分証 □印鑑・提款卡與存摺・保険証 □飲料水 □罐頭或乾糧 □行動電話與充電器 □家人的照片(走失時確認用) □哨子(倘若身陷倒塌建築中,可以吹哨子,增加被找到的機會)
●日本推友還想到在日台灣人的求救管道,太感人了~~【お願いと拡散】日本で日本語できない台湾人へ:在日台灣人,如發生急難事故,一時無法與駐外館處取得聯繫時,可以透過「001-010-800-0885-0885 或   0033-010–800-0885-0885」 此專線電話向「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尋求聯繫協助
真正的「科技以人為本」,就是如此這般。
除文中所列的例子外,甚至連日本幫會組織「住吉會」也透過 Twitter 發佈緊急救援訊息,表示各區事務所均轉作庇護收容所,讓災民暫時居住。多家公司包括 Livedoor、Softbank、Fon等均已開放各處的 WiFi 熱點供民眾使用,接收最新資訊。
另外,iOS 平台上亦有大量原為付費軟件的日語工具轉為免費,包括發聲字典、路線圖、求生常用字句等,當中原價最高的達 19.99 美金。相信程式開發員是因著是次災難而將軟件送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App出App」,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吧。

日本 福島 核電廠 爆炸,MIT 學者怎麼說?----來源T客邦



譯者前言:偶然在朋友轉寄的新聞連結中看到這篇「Why I am not Worried about Japan's Nuclear Reactors」 文章,這是由 MIT 的 Dr. Josef Oehmen 所寫的,關於日本福島核能電廠在震災後發生一連串事件的看法。原文其實來自於他寫給日本親戚的 Email,但被貼在部落格上引起廣大迴響,因此 MIT 的核子工程科學系將全文刊登在這裡,並且持續更新和回應。
看完文章之後,我覺得這是目前為止我所看過對福島核電廠危機最清楚又易懂的文章,相較於台灣記者那些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在寫什麼的東西,這篇文章實在是太棒了。現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在關心這件事,所以我決定把它譯成中文,與大家共享。我雖然不具核工的專業,但所譯的東西都經過查證與確認,相信正確性會遠比那些記者寫的東西要好。如有謬誤,歡迎指正。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圖片來源:news.com.au

福島核電廠的結構

福島的核電廠是所謂的「沸水式反應爐」(BWR,Boiling Water Reactor)。沸水式反應爐將水煮沸,產生水蒸氣,進而推動渦輪帶動發電機發電。核能燃料在反應過程中產生熱,利用這些熱能將水煮沸、產生蒸氣;蒸氣推動渦輪、渦輪轉動發電機發電,而最後這些蒸氣再經過冷凝後變回水,水再回到反應爐內重覆被加熱。反應爐的工作溫度在攝氏 285 度左右。

第一道防線:固態燃料錠

核能燃料是氧化鈾。氧化鈾是陶瓷狀的物質,它的融點高達攝氏 2800 度。燃料被做成錠狀的單位,每錠大約是直徑一公分,長約一公分的圓柱體。這些燃料錠被裝在用一種稱為「Zircaloy」的鋯合金所做成的管狀護套中,緊緊地封住。鋯合金大概在攝氏 1200 度左右會開始出問題:在這個溫度下它會開始跟水發生反應。裝滿燃料錠的的管子稱為燃料棒,數以百計的燃料棒組合在一起成為反應爐的爐心。

第二道防線:鋯合金護套

核裂變反應會產生許多高輻射的產物,固態的燃料錠是守住核裂變產物的第一道防線,而鋯合金的護套則是第二道防線,它將這些放射性物質與反應爐的其他部份隔離開來。

第三道防線:壓力槽

反應爐的核心裝在壓力槽中。壓力槽是由極為厚重的鋼所製成的,工作環境約為7MPa(1000psi)的壓力左右,並且設計成可以承受核子意外時會發生的更高壓力。壓力槽是阻擋放射性物質與外界接觸的第三道防線

第四道防線:圍阻體

反應爐的整套循環管路包含壓力槽、管路、和幫浦、以及管路裡的冷卻劑,也就是水,全部被包在稱之為圍阻體的結構中。圍阻體是第四道防線,它是一個氣密的,極厚的鋼筋水泥容器。這個容器只有一個用途: 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無限期地承受融毀的爐心。為了使它更可靠,在圍阻體的外圍還會有另一個更厚更大的混凝土結構,稱之為二次圍阻體。
一次和二次圍阻體都被包覆在反應爐建築中。反應爐建築只是設計用來隔絕反應爐與外界的風霜雪雨,它其實沒什麼強度。在福島核電廠前幾次的爆炸中,被炸毀的就是這個部份。
▲福島第一核電廠1號機氫氣爆炸後的外壁破損狀況。(圖片來源:dailymail


核子反應流程

核燃料產生的熱來自於中子所引發的核裂變反應。鈾原子在中子的撞擊下,分裂成兩個比較輕的原子(又稱之為裂變產物),這個過程會產生熱和更多的中子。當這些新產生出來的中子撞擊其他的鈾原子,就會引發更多的裂變反應,產生更多的中子,持續不斷下去。這個過程稱為連鎖反應。一般的反應爐在正常全功率運轉時,它裡面的中子產生和消失的速率是相同的,從而使得中子的數量保持在穩定的值,此時稱之為反應爐的臨界狀態。
這裡必需要說明的是,核電廠反應器中的核燃料絕不可能產生像核武器般的核子爆炸。在前蘇聯的車諾比事件中,爆炸是來自於壓力槽內的高壓及氫氣爆炸,而將整個壓力槽炸毀並將融化的爐心物質噴向四週。車諾比的反應爐根本連圍阻體都沒有,才會在壓力槽失效時造成這麼嚴重的災害。接下來我們說明為什麼這樣的災害不會發生在日本。

最大的挑戰是消除餘熱

反應爐使用控制棒來控制連鎖反應。控制棒是用硼做成的,而硼最大的本領就是吸收中子。在沸水式反應爐運轉時,控制棒被用來維持反應爐剛好在臨界狀態。除此之外,控制棒也可以用來將反應爐關閉,使它從 100% 的功率輸出降至 7% 左右的輸出,這 7% 的輸出來自於爐心內的材料本身衰變所產生的熱,或稱之為餘熱。
餘熱來自於核裂變產物進行輻射衰變時所產生的能量。輻射衰變是裂變產物藉由散發能量來自我穩定的過程,而這些能量會以阿法射線、貝他射線、伽瑪射線、或是中子的型態散出。核裂變的產物有很多種,在以鈾為燃料的反應爐中裂變產物主要是銫和碘的同位素。在核裂變反應停止後,餘熱會隨著時間而減少,不過仍然必需藉由冷卻系統將之移除以免燃料棒護套過熱而失效,導致放射性的裂變產物直接曝露。現在福島核電廠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維持足夠的冷卻能力,可以將反應停止之後的餘熱從反應爐中移除。
很重要的一點是,大部份的裂變產物它們的半衰期都很短,可能在你讀完這句話的時間內就衰變完了,而某些則有較長的半衰期,像是銫,碘,鍶,及氬。

福島核電廠出了什麼事

  • (截至 2011 年 3 月 12 日為止)
接著我們來看看福島核電廠的狀況。在日本所發生的地震,它的強度其實遠遠超過這個核電廠當初建造時所能抵擋的地震強度。(芮氏地震規模是對數級數,8.2 級和 8.9 級之間的能量差距是 5 倍,不是 0.7 倍)
當地震來襲時,所有的反應爐都自動關機了。在地震發生的頭幾秒中,控制棒立即被插入爐心,將連鎖反應停下來。從這個時候開始,冷卻系統必需將爐心的餘熱帶走,如前所述,差不多是平時運轉總功率的 7%。

1. 外部電力失效

地震摧毀了電廠的外部供電系統,這是一般核電廠意外中最麻煩的一種,稱為「外部電力失效」。反應爐和它的備援系統在當初設計時,就必須考慮在這個狀況下,去利用備援電力維持爐心冷卻系統的運作。反應爐既然已經停止了,它當然也沒辦法發電給自己的冷卻系統使用。
當地震剛發生的時候,電廠的備用柴油發電機確實有啟動並供電給包括冷卻系統在內的相關設備,但在隨後而來的超級海嘯中,這些柴油發電機也報廢了。
核能電廠有一個很重要的設計原則就是「縱深防禦」。遵循這個原則設計的核電廠理應可以抵擋各種重大災害的侵襲,甚至電廠本身的系統有多重損壞也沒關係。讓所有祡油發電機一次壞光光的大海嘯就是這樣的災難,不過 3 月 11 日當天的海嘯實在大得遠超乎所有人的預期。為了對付這樣的危機,工程師在設計電廠時又多加了一道防線: 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圍阻體內。
當柴油發電機壞掉後,電廠的作業員切換到以電池供電的緊急電力。電池供電的備援系統可以在其他所有的電源都失效時,仍然維持爐心冷卻系統長達八個小時的運作,而它也確實撐了八小時。
但八小時過後,電池用完了,冷卻系統沒辦法繼續將餘熱從爐心內移出。此時電廠的作業員開始遵循「一切冷卻系統都失效」時的緊急作業程序,這些程序也是遵循「縱深防禦」的原則設計的。儘管從電視上看起來似乎很驚悚,但其實這些電廠作業員應該都對這些程序很熟悉。

2. 還不到爐心融毀

這時大家已經開始懷疑爐心會不會融毀了。因為如果冷卻系統持續失效,餘熱就會累積在爐心裡,在幾天之內就可以達到讓爐心融毀的溫度。在這裡要強調,「爐心融毀」並不是個很精確的說法,也許說「燃料失效」會比較好。因為在燃料錠融化之前,包覆燃料棒的鋯合金護套會先完蛋,也許是因為過高的壓力,過多的氧化反應,或是過熱。
不過在此時,距離爐心融毀應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現在的主要目標是維持爐心的穩定,避免燃料護套破損。
因為冷卻爐心乃是第一要務,反應爐設計有很多套不同的冷卻系統,不過福島核電廠到底壞了哪些冷卻系統,目前尚不清楚。

3. 洩壓是必要程序

因為斷電的關係導致電廠絕大多數的冷卻系統失效,他們會盡可能利用剩餘可以運作的冷卻系統,避免餘熱在爐心累積。但如果冷卻系統的能力小於爐心內餘熱產生的速度,爐心內的冷卻水會被煮沸,導致水蒸氣在爐心內累積,進而升高爐心內的壓力。此時的要務是要避免爐心的溫度超過攝氏 1200 度,以免燃料棒護套破壞,同時也要維持爐心內的壓力在可容許的範圍內。
為了避免壓力過大,他們必需不定時地打開洩壓閥讓高壓蒸氣和反應爐內的其他氣體釋放出去。在這樣的意外中,洩壓是很重要的程序,它可以避免壓力槽內的壓力過高而損壞壓力槽的完整性,通常在設計時也會為壓力槽預留許多套不同的洩壓管道。
如前所述,高壓蒸氣和其他爐心內的氣體經由洩壓閥釋放到大氣中,其中某些氣體會含有放射性的核裂變產物,但含量極低。而且這些氣體在釋放的過程中也經過一定程序的過濾和處理,以確保釋放到大氣中的放射性物質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即使存在這些微量的放射性物質,也不會對公共安全造成影響,甚至對於在核電廠工作的人來說都很安全。相較於讓這些氣體在槽內累積以致於讓壓力升高,透過洩壓程序把它們排放掉,維持壓力槽的完整其實會更好。

4. 爆炸的起因

就在此時,備援的發電機運到電廠了,而且部份的電力也恢復了。然而在爐心內被煮沸、蒸發的水比加進去的水多,導致冷卻系統內的水越來越少,進而影響它的冷卻能力。在洩壓的某些程序中,爐內的水位甚至可能低到讓燃料棒頂端露出水面。當燃料棒的溫度超過攝氏 1200 度時,護套的鋯合金開始跟水發生氧化反應。這個反應會釋出氫氣,而這些氫氣就混在水蒸氣中一起在洩壓時排出。這是預期中的反應,但我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氫氣會混在洩壓的氣體中一起釋出,因為燃料棒的精確溫度和爐內的水位並不容易掌握。
氫氣極為易燃,當排出的高溫氫氣與空氣混合時,它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劇烈反應導致爆炸。如果某次洩壓時排出的氫氣量比較多,就會發生這樣的爆炸。不過爆炸發生在圍阻體外, 反應爐建築內(因為圍阻體內沒有空氣),對圍阻體的結構安全不會有影響,但可能會破壞反應爐建築。稍早發生在三號機組的爆炸應該就是這類的反應,它摧毀了三號機組的建築物頂部和側面的一些牆面,但對於壓力槽或圍阻體則不會造成損害。僅管這算是個意外,但它不會影響反應爐的結構安全。
隨著某些燃料棒的溫度超過攝氏 1200 度,某些燃料棒開始被破壞。燃料錠本身的結構仍然完好,但鋯合金的護套則開始損壞。此時,某些燃料錠中的裂變產物,像是銫及碘的同位素,會開始混在冷卻水和蒸氣中。這也是為什麼在排出的蒸氣中可以測到這兩種元素存在的原因。
因為水量減少使得冷卻系統的能力受限,而且電廠本身的儲水量也可能不夠,為了確保燃料棒可以全部浸在冷卻水中,他們決定開始灌海水進去。海水裡面加了硼酸做為中子吸收劑。連鎖反應已經因為控制棒插入而停下來了,但加入硼酸則可以更進一步確保反應爐內的連鎖反應不會再起。硼酸也可以用來抓住一部份被釋放到水中的碘同位素以減少它們被排出的機會,不過這不是加入硼酸的主要目的。
一般來說,冷卻系統使用的是過濾過的純水,以避免冷卻系統任何部位的銹蝕。灌海水進去會讓以後的清理變得很麻煩,不過在冷卻水不足的時候也只能這樣搞了。
以上的程序可以將燃料棒的溫度降到安全的範圍,而且隨著反應爐停機的時間越來越長,爐心的餘熱會越來越少,壓力和溫度都穩定下來後,就不須要再做洩壓的動作了。
▲福島第一核電廠3號機破損狀況解說圖。(圖片來源:Net Nihonkai

譯者後記

這篇文章譯完時,福島一號廠的 1 號機和 3 號機已經發生過氫氣爆炸,而 2 號機也發生過不確定是否為氫氣導致的爆炸,同時今天 4 號機也有火災。今天下班前又看到「5 號機和 6 號機溫度上升」的新聞。衷心希望作者的推測是正確的,讓這場核子危機就此落幕吧。
翻譯出處:笨鳥慢飛